您所在位置:结肠溃疡 > 并发病症 > > 正文 >

文献分享Immunity微生物抗

白癜风可以吃干枣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80110/5990004.html

大家好,今天我们小组分享的文献是年9月份发表在《Immunity》上的一篇文章,题为“CognaterecognitionofmicrobialantigensdefinesconstrictedCD4+Tcellreceptorrepertoiresintheinflamedcolon”。本文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OliverPabst教授,他们的研究集中在粘膜免疫系统,致力于对肠道和肝脏的多样性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研究。

免疫系统不断面对肠道中丰富的抗原,必须可靠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即对病原体应有效对抗,但同时应耐受食物和肠道微生物群的无害抗原。如果这种平衡受到干扰,对无害抗原的炎症免疫反应越来越多地启动,就会产生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D)指消化道特别是肠道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会有血便。IBD的两种主要类型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人,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目前没有较好的IBD治疗方法。据了解,肠道T细胞的关键方面,包括它们的抗原特异性和它们被微生物群和其他肠道抗原的选择,以及单个T细胞克隆对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贡献,仍未得到解决。因此,作者跟踪了过继转移的T细胞群体,以指定T细胞受体库和肠道抗原环境的相互关系。

作者构建了一个过继转移性结肠炎模型来研究炎症结肠中CD4+T细胞的分群情况。他们通过从Foxp3GFP供体小鼠淋巴结中分选出CD4+CD62L+CD44-Foxp3GFP-naiveT细胞,静脉注射至T、B细胞缺失的Rag2缺陷受体小鼠体内,注射6-8周后受体小鼠表现出渐进性的体重减轻、结肠缩短和组织炎症的慢性结肠炎特征。在受体小鼠结肠中,CD4+T细胞分为外周诱导的Foxp3+Treg(pTreg)细胞群,以及分泌IFN-g和IL-17A的Teff细胞亚群。接下来他们根据这些细胞的TCRα链结构不同对其克隆型进行分类分析。他们发现同一受体小鼠体内分泌IFN-g和分泌IL-17A的Teff细胞具有类似的TCRα链结构,却与pTreg差别较大;而不同受体小鼠间各类细胞的TCRα链结构均有极大差异。而且这些Teff细胞中,仅仅25个不同TCRα链的细胞克隆型就达到细胞总数的50%,而pTreg中占比多的TCRα链细胞克隆型甚至数量更少,多样性更低。这些数据都表明在每只受体小鼠中都有一类具有个体特异性的T细胞会扩增导致结肠炎的发生。

图1结肠Foxp3+pTreg和Teff细胞TCRα库不同

作者将3份naiveT细胞分别体外扩增成T细胞,TCR测序表明3份T细胞的TCR库迥异(图2A,B)。作者将5份naiveT细胞分别体外扩增成T细胞后混合,再分为3份均一化T细胞(HCC),TCR测序表明3份HCC的TCR库相似(图2C,D)。

图2harmonized-clone培养细胞具有较高的TCRα库相似性和克隆重叠

作者将一个孔扩增的细胞和3个孔或10个孔混起来的harmonized-clone培养细胞(HCC)转移到受体鼠中,发现与单一培养的细胞相比,混合培养的HCC具有更高的TCRA多样性(图3A),小鼠发病更严重。从B、C、D、G可以看出,转移混合培养HCC的小鼠体重减轻更多(图3B),结肠缩短更多(图3C),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现象也更严重(图3D和3G),最明显的是结肠中活性T细胞的积累。其中中性粒细胞的积累与transferna?veT细胞相比不太一致(3E),但在两组中都观察到类似频率的Foxp3+pTreg细胞(3F)。

图3harmonized-clone培养细胞的转移会导致过继转移的rag缺陷受体的结肠炎

将两种HCC(HCC1、HCC2)转入Rag2-/-小鼠诱导肠炎后,提取肠道T细胞进行TCR测序。转入HCC1的小鼠肠道T细胞TCR库高度类似;转入HCC2的小鼠肠道T细胞TCR库高度类似;但转入HCC1与HCC2的小鼠相比,TCR库迥异(图4)。

图4转移了harmonized-clone培养细胞的受体鼠中产生了类似的结肠TCRα库

肠道会接触大量的抗原,包括微生物、环境抗原、食物及自身抗原等。本文中,作者聚焦于微生物对于TCR库的影响。流程如图5A,他们在HCC转移4周前不处理或万古霉素处理受体小鼠。在转移当天,作者发现万古霉素处理后,初始菌群和未处理没有较大变化,但转移后肠道菌群最终发生大幅变化。在5B、C中,我们看到随着时间推移,万古霉素处理组小鼠体重更重,肠道炎症更轻,pTreg细胞比例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万古霉素处理组使得TCRα库发生了偏离。图5D-G中,两组Teff或者Treg的TCRα库进行比较,发现同一组内的相关性更高,而不同组间的相似性较低。这些结果尽管万古霉素处理在最初没有大幅度改变菌群组成,但这些很小的变化能够剧烈得影响抗原环境,重塑肠道TCR库。

图5在HCC受体鼠之间,抗生素治疗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使TCRα库相似度不偶联

将同一HCC转入P.intestinalis定植或未定植的Rag2-/-小鼠诱导肠炎后,提取肠道T细胞进行TCR测序。定植P.intestinalis的小鼠肠道T细胞TCR库高度类似;未定植P.intestinalis的小鼠肠道T细胞TCR库高度类似;定植P.intestinalis与未定植P.intestinalis的小鼠相比,TCR库迥异(图6)。这表明单一菌株的定植可以造成肠道TCR库的定向偏移。

图6单一菌株的定植可以造成肠道TCR库的定向偏移

为了明确T细胞受体库和肠道抗原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追踪了过继转移的T细胞群。结果表明,主导的TCRα克隆型在产生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7的T细胞之间共享,但不包括调节性Foxp3+T细胞。相同的TCRα克隆型在不同个体的结肠中积累,而抗生素或确定的定植与不同的T细胞克隆型扩张相关。这些结果证明了肠道CD4+T细胞激活的关键方面,并表明在结肠炎期间,少数微生物物种对肠道T细胞组合发挥了主导作用。研究人员推测,优势的促炎症T细胞克隆可能为人类炎症性肠病提供一个治疗靶标。

撰稿人:楼方舟、孙洋、徐臻尧、孙力波、凡丽

原文链接: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bfbz/1461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qwo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