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中国IBD协作组调查显示:我国UC患病率约为11.6/10万,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可见UC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并且病人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也会更高,因此UC又被称为“亚肠癌”。由于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以往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非常困难,一般以缓解、控制病情为主,即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还是会反反复复,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了极大困扰。
近年来,大量前沿研究证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特别是一些产酪酸菌显著减少。如DanielN等对肠道菌群样本分析发现,属于梭菌目的一些产酪酸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样本中减少了24%-34%。年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UC患者较之健康者肠道内有益菌—酪酸梭菌的数量显著降低,造成肠粘膜再生修复的能量物质—酪酸严重匮乏,不仅致使肠粘膜脆弱、易损,而且受损后也难以快速修复。
这些发现,为益生菌特别是产酪酸菌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之后酪酸梭菌等活菌制剂在临床上的优异治疗效果也支持了这些研究结果,给广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了希望。
最近,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又有新发现。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eImmunology上的研究表明,有益细菌或许是帮助逆转炎症性肠病中肠道炎症的关键。
炎症抑制因子NLRP12缺失,会使某些有害细菌的丰度更高而有益细菌相对较少,而菌群失调会进一步导致炎症的进一步加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发现添加有益细菌进行干预治疗,可以逆转恶性循环。
因此,建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搭配服用益生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白癜风的专科专家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bfbz/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