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何来分别诊断IBD(炎症性肠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实与成人相差并不大。
首先,当我们发现患儿有腹痛、腹泻、便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持续4周以上或6个月内类似症状反复发作2次以上,我们就应该按照以下临床步骤给与相应检查:
临床怀疑UC(溃疡性结肠炎)时,推荐以下逐级诊断步骤:
(1)粪便除外细菌性痢疾、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
(2)结肠镜检查和多点活检(暴发型者暂缓);
(3)钡剂灌肠检查酌情应用,重度患儿不推荐;
(4)根据条件进行粪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以了解炎症的活动性;
(5)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蛋白水平、酵母菌寡甘露糖表位抗体(ASCA)、核周抗嗜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等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帮助;
(6)血钙、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水平测定有助于营养状态的评估;
(7)结核感染相关检查,如X线胸片、结核菌素(OT)试验、血清结核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检查等。
UC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持续4周以上或反复发作的腹泻,为血便或黏液脓血便,伴明显体重减轻。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腹痛、里急后重和发热、贫血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检查:病变从直肠开始,连续性近端发展,呈弥漫性黏膜炎症,血管网纹消失、黏膜易脆(接触性出血)、伴颗粒状外观、多发性糜烂或溃疡、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铅管状),假息肉及桥形黏膜、肠腔狭窄、肠管变短等。
(3)钡灌肠检查:肠壁多发性小充盈缺损,肠腔狭窄,袋囊消失呈铅
管样,肠管短缩。
(4)活检组织标本或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①活动性:固有膜内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隐窝炎或形成隐窝脓肿;隐窝上皮增生,同时杯状细胞减少;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②缓解期: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隐窝不规则,排列紊乱;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大,潘氏细胞化生。
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UC,确诊UC应符合(1)+[(2)或(3)]+(4);拟诊UC应符合(1)+(2)或(3)。
临床怀疑CD克罗恩病时,推荐以下逐级诊断步骤:
(1)结肠镜和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肠镜检查须达到回肠末段,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同时行抗酸染色,若条件允许,可对病变组织采用特异性引物行结核DNA分析;
(2)胃肠钡剂造影、腹部B超以帮助了解肠道病变;
(3)根据条件酌情选择:胶囊内镜检查(须在排除小肠狭窄后进行)、小肠镜检查、CT、磁共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肠道病变;
(4)上述用于UC的结核感染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同样可用来评价CD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度。
CD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①②③者为拟诊,再加上④⑤三项中任何一项可确诊。具有第④项者,只要加上①②③三项中任何两项亦可确诊。
(1)临床表现:慢性起病、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脐周腹痛伴明显体重下降、发
育迟缓,可有腹泻、腹部肿块、肠瘘、肛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等;
(2)影像学检查:胃肠道钡剂造影、钡灌肠造影、CT或磁共振检查见多发性节段性的肠管僵硬、狭窄,肠梗阻、瘘管;
(3)内镜检查:病变呈节段性、非对称性、跳跃性分布,阿弗他样溃疡、裂隙状溃疡、铺路石样外观,肠腔狭窄、肠壁僵硬,狭窄处常呈病变呈跳跃式分布;
(4)手术标本外观:肠管局限性病变、跳跃式损害、铺路石样外观、肠腔狭
窄、肠壁僵硬;
(5)活检组织标本或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固有膜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黏膜下层增宽呈穿壁性炎症。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bfbz/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