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林艳1,周然2,林连捷1,金玉1,曹勇1,郑长青1(1中国医院消化内科;2医院消化内科)
《解剖科学进展》,20(2):-
一般资料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目前认为该疾病为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参与IBD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及免疫因素。维生素D不仅参与钙、磷代谢,而且是癌症和其它慢性疾病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具有抗细菌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D对感染、免疫的广泛作用说明其具备影响IBD发病的理论基础,维生素D或其受体功能不足可能参与IBD的发病,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
研究对象
收集中国医院就诊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41.2±10.8)岁。入组病人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6岁(37.9±11.2)岁,其性别、年龄与UC组匹配。对照组排除绝经期女性,无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方法
1、检测血清25-(OH)D水平
维生素D缺乏的界定标准:维生素D正常:>30ng/ml;维生素D不足:20-29ng/ml;维生素D缺乏:<20ng/ml。
2、疾病活动指数(DAI)的评估
应用Mayo评分方法对UC病人的疾病活动度进行分级。记录UC患者大便性状和便血情况,结肠镜下黏膜外观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评估,医师总体评价由3名主治医师共同评价。Mayo评分≤2分且无单个分次评分>1分为疾病缓解期,Mayo评分>2分为疾病活动期。UC组病人12例(30%)为缓解期病人,28例(70%)为活动期病人。Mayo评分标准见表1。
结果
1、血清25-(OH)D水平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UC组25-(OH)D水平为(15.8±12.3)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2.5±26.7)ng/ml(P0.05)。
2、血清25-(OH)D水平与UC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
40例UC病人,血清25-(OH)D水平正常18例,血清25-(OH)D水平缺乏者22例。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与患者性别、病程、吸烟史、是否应用抗生素、是否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应用氨基水杨酸均无相关性。但与皮质激素的应用明显相关(r=0.44,P=0.),详见表2。
3、血清25-(OH)D水平与UC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40例UC病人,活动期28例,缓解期12例。根据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正常、不足及缺乏三组。血清25-(OH)D水平与UC患者疾病活动性比较具有相关性(P0.05,表3)。
讨论
本研究纳入生活环境及日照时间相仿的溃疡性结肠炎及健康人群,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15.8±12.3ng/mlV42.5±26.7ng/ml,P0.05),此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一致。
总之,研究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机体维生素D储备降低,维生素D缺乏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尤其是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活动期患者,提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来源:本文由南京大成医药整理编辑)
相关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维生素D2注射液可迅速提高和维持血清25-(OH)D水平
宁志伟教授维生素D科普视频合集
维生素D肌内注射与口服哪个好?
Holick教授:维生素D2同维生素D3一样有效
维生素D注射液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对比
其他经典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谢忠建教授:钙剂和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经典作用
维生素D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并尿蛋白患者的临床观察
维生素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肌注维生素D可改善血糖控制
维生素D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维生素D2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腰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国家计划研究发现:75%孕妇缺乏维生素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by/1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