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案例晚期乙状结肠腺癌伴多发转移转
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肝脏、肺脏、骨骼、脑、腹腔等。在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中,手术依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一部分肿瘤位置不佳或者肿瘤负担较大的患者,如转移灶较多或者较大,一般不能直接进行手术治疗,须经过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乃至中药治疗之后肿瘤缩小,使原来无法切除的肿瘤病灶变成能达到R0切除的过程,称为转化治疗成功,转化治疗能大大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转化治疗广泛用于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为此,医院MDT团队为您带来一例晚期乙状结肠腺癌伴多发转移应用转化治疗成功治疗的病例分享。
病例详情
基本情况
患者,男,53岁,ECOGPS1分;
.06.06因“间断腹泻伴消瘦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水样便,每天多达10余次,伴有消瘦,体重下降约10Kg,无明显腹痛,无明显粘液脓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05.31行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0cm处可见隆起型新生物,环绕肠壁3/4周,触碰易出血,活检质韧,局部管腔狭窄。
.06.0医院胸腹盆CT示:两肺小结节,下腹部巨大肿块,考虑来自于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周围腹腔可见卫星灶。
.06.我院查腹部+盆腔MR示:
1.盆腔内巨大占位,考虑恶性病变,乙状结肠来源可能,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
.双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考虑输尿管中下段受压所致可能,受侵不除外。
.06.09我院PET-CT示:腹、盆腔部分肠道管壁增厚,大部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FDG代谢不均匀增高,考虑肠道来源恶性病变可能,建议活检。腹、盆腔多发软组织结节及肿块,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考虑多发转移可能。
PET-CT检查
基线检查:
.06.07我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1g/L,生化未见明显异常。
.06.07我院肿瘤标记物:CEA46.3ng/mL,CY1-.0ng/mL,余未见明显异常。
.06.1我院病理科会诊结果:中分化腺癌伴坏死,结合临床和免疫标记考虑来源于肠道。分子病理:KRAS突变、BRAF野生、MSS型。
诊断:1、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Ⅳ期(cT4bNxM1、RAS突变、MSS型)、重度贫血。
病理检查
第一次MDT讨论
治疗前评估:
能够耐受积极治疗:能够;
原发灶是否有症状:无;
转移病灶情况:存在腹腔转移灶;
MDT讨论:
直接手术?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手术?
术前化疗方案选择?是否加靶向药物?
MDT结论:
先行转化治疗,FOLFOX6联合贝伐珠单抗,每两周期复查影像评估病情。
点击下方,参与投票诊疗依据
联用靶向药物,FOLFOX和FOLFIRI客观缓解率相当:多项研究显示,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采用联合靶向药物的转化治疗方案,患者应答率显著改善;不论联用哪种靶向药物,FOLFOX和FOLFIRI客观缓解率相当。
诊疗经过
.06.19、07.05、07.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mgivd1+5-FU0.5givd1+5-FU3.0gciv46h+贝伐珠单抗00mgivd1+左亚叶酸钙mgivd1,14d一周期。
化疗过程患者出现度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对症处理后好转。
疗效评价:
病灶变化情况
相关指标:
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第二次MDT讨论
治疗前评估:
疗效评价:PR
能够耐受积极治疗:能够
原发灶是否有症状:无
转移病灶情况:退缩
MDT讨论:
手术?
继续内科药物治疗?
MDT结论:
再行一周期FOLFOX6化疗,待停用贝伐珠单抗达6周后手术治疗。
.08.07行化疗:奥沙利铂mgivd1+5-FU0.5givd1+5-FU3.0gciv46h+左亚叶酸钙mgivd1,14d一周期
化疗过程患者出现1度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对症处理后好转。
.09.03行双侧输尿管J管置入+腹腔镜探查+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膀胱部分切除+阑尾切除术。
术中病灶
-09-1术后病理示:
浸润性腺癌治疗后,癌细胞绝大部分消失,仅于粘液湖内见小片残留癌细胞,符合AJCC肿瘤消退评分标准TRG;
肿瘤大小:8cm×17cm×10cm;
肿瘤大体类型:溃疡型;
肿瘤浸润深度:浸润肠壁全层;
切缘情况:标本上侧切缘、下侧切缘及环周切缘未见癌残留;
淋巴血管侵犯:未见;
神经侵犯:未见;
其他病变:膀胱周围纤维结缔脂肪组织内见大片粘液湖,考虑为治疗后改变;
区域淋巴结:查见淋巴结0枚未见癌转移,其中1枚淋巴结内见粘液湖,考虑为治疗后改变;
病理分期:ypⅡC(T4b,N0,M0)。
免疫组化结果:Her(1+),Ki67(约60%+),MLH1(完整表达),MSH(完整表达),MSH6(完整表达),PMS(完整表达)。
病理检测
疗效评价:
病灶变化情况
相关指标:
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第三次MDT讨论
治疗前评估:
疗效评价:已行根治术
能够耐受积极治疗:能够
原发灶是否有症状:已切除
转移病灶情况:已切除
MDT讨论:
化疗?
化疗联合靶向?
后续治疗疗程?
MDT结论:
先行FOLFOX6一周期,待术后达8周后联合贝伐珠单抗。
诊疗依据
HEPATICA研究:增加贝伐单抗治疗改善QOL,未增加不良反应。
后续治疗及随访
-10-1再次治疗,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mgivd1+5-FU0.5givd1+5-FU3.0gciv46h+左亚叶酸钙mgivd1,14d一周期
-11-05、1-1、1-1,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mgivd1+5-FU0.5givd1+5-FU3.0gciv46h+贝伐单抗00mgivd1+左亚叶酸钙mgivd1,14d一周期
治疗过程顺利,出现度骨髓抑制,对症处理好转
因疫情原因中断随访,至00-04-7来我科门诊就诊,未见肿瘤复发征象(NED)。
随访中病灶变化
病程回顾
病程回顾
病例小结
1.这是一例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Ⅳ期、RAS突变、重度贫血的患者;
.由于能够耐受积极治疗,且原发灶无症状、存在腹腔转移灶,因此对患者使用FOLFOX6联合贝伐珠单抗的转化治疗;
3.转化治疗成功后,行手术治疗,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手术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ONCO前沿所有。其他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by/12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便血很可怕不要慌,帮你分析这6个原因,赶
- 下一篇文章: 养殖要点貉子各种类型腹泻病因及用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