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翔当重要不可忽视的肠胃疾病
1.性别
来自北美的研究数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见。并且,男性在50~60多岁时比女性更容易被诊断出溃疡性结肠炎。2.年龄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发病于任何年龄段,但研究发现,在15~30岁以及50~70岁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两个高发年龄段。3.吸烟
吸烟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发现,吸烟可以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目前仍在吸烟的人群患溃疡性结肠炎风险降低了一半;如果已经戒烟,在戒烟2~5年后发生溃疡性结肠炎风险会明显反弹。虽然吸烟有助于预防溃疡性结肠炎,但是吸烟也会增加患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风险,所以不建议大家通过吸烟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4.阑尾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可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是目前公认的溃疡性结肠炎保护因素。有研究发现在20岁之前进行阑尾切除术能够使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概率降低70%,也有研究发现,在10岁之前进行阑尾切除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作用更加显著。5.感染
胃肠道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弯曲杆菌)会使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增加一倍。急性肠道感染可能使肠道菌群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胃肠道免疫功能失调,引发持续的肠道炎症。6.饮食因素
饮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是双向的。经常食用加工红肉、含糖饮料、酒精、高脂肪食物等会增加患病风险。高脂饮食的影响尤其大,因为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影响结肠粘膜血液供应,从而造成结肠粘膜损伤。相反,经常食用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对于已经患病且处于疾病活动期的人,建议进食富含动物蛋白和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少吃富含脂肪、单糖和不溶性纤维的食物。六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医生会要求患者检查血液、粪便,必要时还会通过结肠镜来帮助诊断。血液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和贫血,粪便检查能够判断患者的粪便中是否存在便血和黏液,也能够帮助排除一些肠道感染等情况,而结肠镜等影像学检查能够直观反映结肠、直肠内部的溃疡、肿胀和异常生长的组织。七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轻重,治疗方案也有很大不同。轻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常以口服水杨酸制剂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重症患者则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此外,由于患者常发生腹痛、腹泻,易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建议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八溃疡性结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有腹痛、腹泻和大便改变不一定是溃疡性结肠炎,也很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在遇到冷热刺激、精神焦虑或者饮食改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上述症状,与溃疡性结肠炎颇为相似。过去,人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过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两者在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上都有相似之处,并且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缓解期也会表现出类似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下面就简单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从症状看,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都有腹部疼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不过,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进行性加重,且存在黏液性脓血便,这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所没有的。此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结构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存在黏膜慢性炎症,以及血清学和肠道外观的改变。从发病机制上看,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可能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肠上皮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改变、持续存在肠粘膜免疫激活、肠道动力学改变及生活应激可影响临床症状等。总之,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目前,临床实践中普遍强调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发展中的作用,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遗传易感性、免疫应答、肠道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我们已经在基因宝App-精准健康板块上新了相关的溃疡性结肠炎表型,想知道自己的患病风险吗?那就赶紧去基因宝App看一下吧~
图片来自基因宝App还没有解锁精准健康的小伙伴们注意啦??
我们的积分功能已经正式升级为基因币啦
邀请好友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by/13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君子汤治疗溃疡性结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