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倍吃ldquo粪便rdquo
今日上线
“基础医学”系列
是“大国医者”的组成部分
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
讲解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年的8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患溃烂性肠炎,向国会提出了辞职请求。当全球舆论聚焦安倍的病情时,一条新闻“爆炸”了人们的眼球:贵为首相的安倍,竟然吃“粪便”治疗疾病。
好多人大呼不可思议!其实,这是古老中医使用过的治疗手段。所谓“吃粪”并不是直接吞咽人的排泄物,而是服用或灌用“粪”的“清水”,一种叫做“金汁”的东西。
古老的“金汁”疗法
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肯定知道什么是“金汁”。剧中的高贵妃因遭受铁水灼伤,后又受到“金汁”的感染,最后死于细菌中毒。
“金汁”又称“粪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粪清”作为治病的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名医书中,对此疗法都有记载。
东晋时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当时用“粪清”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粪水“性寒、无毒”,服用可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等疾病。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泉郡施药局”根据传统民间秘法,炮制“金汁”入药。制作过程和“酿酒”过程,颇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妙。药工曾详细记录:
1、须用10岁左右的健康童男的粪便,而且要在深秋时节收集这些男童的粪便。
2、将收集的一担担粪便,先倒入大木桶,加入“上等”的井水,伴入红土,用力搅拌、淘洗,去除杂质。
3、再用细纱布过滤,将粪水倒入陶瓮,用碗碟盖住陶瓮口,最后用加盐的黄土加封,埋入两米以下的土中。这样至少存放20至30年,越久越清越好。上层清液可入药,即医家所说的“金汁”。其汁微黄,无毒无味,疗暑热,去清毒,效果极佳。
现代医学揭秘“粪菌移植”的药效
古代中医如此不可思议的疗法,看似毫无科学依据,其实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现代医学证明了“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的科学性,即采集健康人的粪便,溶解于等渗盐水中,经过搅拌、离心、过滤后,形成均一溶液,即“粪菌液”。可选择“鼻肠管”、结肠镜等方式,将“粪菌液”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因其生物种群与肠道菌群相似,对于炎症性肠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症等(因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炎症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年,美国医生用健康人的粪便灌肠,成功治疗了4例严重的伪膜性肠炎患者,开启了西方现代医学利用人粪治病的先河。年后,粪菌移植用来治疗难治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价值,逐渐得到医学界重视。年,“粪菌移植”入选美国《时代》杂志“世界十大医学突破”,粪菌移植疗法从此不再是不入流的“民间偏方”了。
年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治疗艰难索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报告,引起了媒体很大的轰动。
根据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医院招募了名患有这种疾病的腹泻病人,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三个组,进行试验:
1)单独使用万古霉素;
2)使用万古霉素+洗肠;
3)使用万古霉素+洗肠+粪菌移植。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采用第三组粪菌移植的16名患者,治癒率达到93.8%,而其他两组只有30%。
安倍无奈接受了“粪菌移植”
根据安倍自己的叙述,他已经把治疗溃烂性肠炎的治疗方法,都试了个遍。先是使用水杨酸类制剂、皮质类固醇和生物免疫制剂。当这些药物产生耐受后,从年开始,他使用美沙拉嗪(一种新的水杨酸制剂),由于治疗效果显著,他才决定再次入阁,成为日本首相。
但是,美沙拉嗪也渐渐开始耐受,安倍便换了注射皮质类固醇,但这种针剂引发了面部浮肿和抑郁症。
安倍说,为了每天能正常睡眠,他经常睡前喝一杯葡萄酒或者服用长效安眠药。面对沉重的政府工作,每天要服用多种药物的安倍,还是拼命坚持了多年。
年,安倍终于同意接受“粪菌移植”疗法。他思考再三后,决定选择与自己最亲的人的粪便。妻子和家族中的其他健康男性成员,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提供粪便的家属,要经过多次医学检测,包括近3个月内不曾使用任何抗生素、泻药、减肥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接受肠镜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测试、肠道寄生虫筛查和其他传染疾病的检测。
年,首次接受了“粪便移植”疗法的安倍,身体状况曾经一度大有改善。
可是,到了年,安倍的溃烂性肠炎又开始发作,甚至出现了吐血的症状。在医生的百般催促下,安倍接受了长达7小时的医学检测。医生不仅做了肠镜,还截取了结肠的样本,做病理切片化验。
折磨了安倍48年的顽疾
据安倍自己叙述,他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患有溃烂性肠炎。每当期末考试,学业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肠炎发作的次数就越频繁。如今,他已经被这个顽疾折磨了近48年。
临床数据显示,溃烂性肠炎如果反复地复发,超过了15年,溃烂性肠炎就有癌变的可能。若超过25年,癌变的几率会上升到15%以上。
日本媒体报道说,由于安倍晋三长期饱受溃烂性肠炎的苦楚,目前已经有了一期肠癌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由长期溃烂性肠炎导致的肠癌和传统的结肠癌有本质的不同。结肠癌的癌细胞,通常病发于肠道黏膜的表面,而溃烂性肠炎导致的肠癌,病发于肠道黏膜之下,肠镜的内窥检查,也很难观察到癌变的症状。溃烂性肠炎一旦发生癌变,具有更高的隐蔽性,临床诊断的难度更大,治疗周期也更长。
无法治愈的溃烂性肠炎
慢性肠炎(InflammatoryBowelDisease)在临床上,分为溃烂性肠炎(Ulcerative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两种病症的主要区别:溃疡性肠炎的病变是连续的,通常会引起肛门病变;克罗恩病的肠道病变是不连续的,很少牵扯到肛门。溃疡性结肠炎只侵袭肠道粘膜和粘膜下层,克罗恩病则会侵袭到肠道肌层。医学上把这两个病加以区分,主要是治疗方法和预后的不同。
时至今日,现代医学仍然无法找到这类疾病的病因,也无法治愈。环境和遗传因素,通常被认为是导致慢性肠炎的直接原因。
溃烂性肠炎的第一次发病,通常在青壮年,临床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性便血、高烧和腹痛,一次病程大多长达4~6周。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口腔溃疡和外周关节炎的症状。
长期腹泻会导致病人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和异常消瘦的状态。轻者每天大便三四次,重者每日大便数十次不止。日本媒体披露,病症严重的时候,安倍每天上厕所的频率,竟然高达20次以上。
由于溃烂性肠炎无法治愈,患者要终身带病生存,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柳叶刀》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回顾了近50年的数据(-)发现:溃烂性肠炎患者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了1.7倍。目前中国的患病比例,大致是十万人中有11人。
年,美国药监局批准杨森制药研发的乌司奴单抗(Stelara,中文商品名喜达诺),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烂性肠炎”的成人患者。该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期限约为92周。美国目前还有多个针对溃烂性肠炎的临床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今年6月公布的S1P受体调节剂Ozanimod(Zeposia),在关键性的临床三期中,表现十分积极。
我们希望安倍能早日摆脱溃烂性肠炎的苦楚。同时,希望阅读本文的读者,凡是超过40岁的健康人,至少每五年要做一次肠镜检查,把任何隐患都扼杀在摇篮里。
老牛的视野感谢您的支持!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by/13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氧大自血疗法,就是这么ldquo神
- 下一篇文章: 中医绿色特色疗法中药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