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如何率先探索生态补偿?
50多年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一带还是草木稀疏、沙化严重的地带,是京津主要的沙源地。但如今,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8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林场每一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120多亿元。 北京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可以说"京城一杯水,半杯源承德"。多年来,河北向京津提供了大量优秀水源,对减缓京津地区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紧张状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中国医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你们发展了,谁来补偿我们?""不能由于你们怕咳嗽,就不让我们生火做饭吧?"在采访中,河北白癜风缘由省一名当地人士对《第一财经》说。 河北省林业厅给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缺少资金,目前河北全省70的林场人员工资经费得不到保障,欠缴职工保险情况比较普遍,林区路、水、电、管护用房等建设经费没有纳入政府基建预算,林区贫困化现象严重。 "京津冀可持续发展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生态环境共建同享的有效机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认为,京津冀没有构成本钱共担、收益同享的互动机制,没法保障区域内不同功能区都能实现公平、和谐、良性发展。 河北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王丽英告知本报,在政策上也缺少激励机制,"比如,对那些不求短时间利益绿化荒山、抚养森林的国有林场,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处处长欧国平对本报表示,京津冀地区可以率先展开生态补偿的探索。 生态补偿如何补?资金哪里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认为,可以探索以培训代补偿、以工作代补偿、以投资代补偿、以合作代补偿、以市场代补偿等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 另外,生态修养区可以通过提供清洁的水资源、修养水源地、植树造林、风沙整治、湿地保护等服务来得到碳汇和生态的价值补偿,进而实现生态保护、地方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多赢"目标。资金来源可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征收汽车尾气碳排放税、高碳能源使用税、区域生态共建同享基金、优惠贷款、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等。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by/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