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近日有报道称,医院接受结肠切除手术,据悉,他们是兄妹关系。原来,上年9月,他们的二哥确诊了肠癌。
医生发现,这家人的父亲就因肠癌去世,如今二哥又得病,很可能就是由家族性息肉病引起的,这种病具有遗传因素。
三兄妹听从了医生建议,也做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内早已布满了上百枚息肉,岌岌可危,癌变风险极大。
目前,他们已经成功卸下肚子里的“包袱”,以后只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即可。
息肉是癌的“近亲”!
息肉并不是普通的肉,而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
医生就按生长的部位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一般来说,息肉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很隐蔽,不会轻易暴露。
当中最易暴露自己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而被及早查出;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小儿的直肠息肉,因为易出血而从肛门脱出而露出“马脚”;胃体上的息肉却可以长得很大而患者毫无感觉......
最阴险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只不过表面很脆弱,容易出血,病人发现血便就会去看医生,但是病人的病情往往也已经不轻了。
最可怕的是,息肉还能癌变!息肉癌变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恶性肿瘤,大概需要5-15年,视乎个人体质。
息肉最大的敌人是肠镜!
医院普外科专家介绍,肠镜筛查肠道疾病最有力的“利器”,能检查出肠道是否存在息肉、肿瘤、炎症、憩室、血管畸形和痔疮等疾病。
即便自觉肠道一直很健康的人,也应该在40岁进行首次肠镜检查,肠镜大部分人是可耐受的,如果忍受不了或者感到害怕,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麻醉肠镜。
息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即使切除了息肉,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即使切除了息肉,还要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预防息肉,要留意这几点
遗传
关于肠息肉,讨论得最多的便是遗传因素。特别是家族性息肉病,只要家庭中有一个人患此病,其他家庭成员的发病率会大幅度上涨。
饮食
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肠道中的胆酸,其随后能与细菌发生反应形成腺瘤性息肉。日常饮食中,如脂肪摄入不超过15%,发病率便会显著降低;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病率就少。
炎症
这里要提一下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长期炎症,溃疡愈合后形成的瘢痕不断收缩,会在黏膜处“挤”出一团肉状组织。随后,黏膜受到肉芽组织刺激而生长,再覆盖在肉状组织上形成炎性息肉。因此,在预防肠息肉方面,关键是管住嘴,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并根据个人情况尽早进行筛查。
部分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d/11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病门诊系列炎症性肠病内科门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