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溃疡 > 疾病诊断 > > 正文 >

第33期武月萍医生诊疗日记中医体检

第33期

年1月18日晴“中医体检”是我在7年前,医院治未病科成立1年内提出并开展的,时隔6年,新的中医体检于年1月15日下午,在东济堂中医馆正式开展。

这位中医体检“第一人”是我最近看的一位许昌的患者,男,50多岁,2个月前,他因“长期乏力6年”来诊,西医检查慢性胃炎、胆囊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等多种“炎症”集一身。

20多年来,长期反复胃疼、腹胀、胁肋不适、失眠、大便不畅、时间长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情绪低落,自己感觉不会笑了。

医院,用中西药治疗,症状改善几天,过几天又难受,后来医生给他诊断为“抑郁症”,他想想自己确实是有些抑郁,但总不想服抗抑郁药。

经在我处服用中药1个月,后配个体化中成药(水丸),同时坐艾灸凳艾灸海底轮(一天坐半小时),坚持练“八段锦”,饮食温和清淡七八分饱,情绪平和,起居规律,目前无明显不适,精神情绪气色转佳。

为进一步了解自己这20多年来诸多身体问题内在的根本原因,明确自己调治养生的方向和方法,来做全面中医体检。

中医体检

首先是医生对来检者的常规检查,包括望神色形态、舌诊、面诊,闻气味、听声音,号脉(三部九侯)、切肌肤等,发现上口唇内侧(肝经、胃经循行所过)有若干针尖样白点,面色黄暗乏光泽,舌底脉络迂曲,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黄染。

其次是全息特色检查,眼诊发现眼周暗,白睛有血丝和片状黄染(脂肪沉积);耳诊发现耳前、耳后、侧颈部(胆经循行所过)有若干黑斑和肉赘(提示胆经痰湿阻滞,气血不畅),在双耳的枕、肩、下腹部(耳穴角窝中、艇角)、胆、处有压痛,双耳的肝、胃、胆处有青筋,同时在相应部位贴耳穴治疗;手诊发现双手掌在胆、胃、四缝(主管消化)处青筋明显,胆区有三角纹、井字纹,下焦部有三角纹,手背大肠经、小肠经处有若干褐斑(提示脾、胃、肝、胆、大肠、小肠经脉气血不畅时间长了);指甲诊发现指甲有竖纹,大拇指甲竖纹明显(提示肝气血不畅时间长了);腹诊发现胃部皮肤温度明显低,脾经、胃经分布处有若干黑褐色、红色斑疹及肉赘(提示脾阳气不足,痰湿阻滞中焦,气血不畅日久);脐诊发现脐深,向上呈纵向(提示肝气郁滞,胃气上逆)。再次是倾听来检者的不适,在轻松的“聊天”中将自己若干年以来的不适、曾经的诊疗经历以及特殊的生活方式中慢慢叙来,“30年前,吃冰糕多(一次吃20支)”,“10余年前,饮酒多,常胃不适,有时酒后呕吐苦水,眠不佳”,“近日有时舌边疼、牙疼时伴直肠处有下坠感”……中医“十问”及家族史、过敏史、辅助检查等方面信息都要全面收集。所有不适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在收集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客观整体辨证,对人的一个个问题都缕出头绪,知其发生的根源和发展的趋势。该来检者基础体质是痰湿质,其根源在于30年前,冷饮过多损伤脾阳,痰阻腑滞,日久气血瘀滞,由脾胃引起肝胆,继续发展下去,累及心脑肾。明白了问题的来龙去脉,这位来检者感叹到:“治了这么多年,终于知道中医到底是怎么看病的,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针对该来检者的主要问题及基础体质,制定基本的生活方式调养方案和个体化的施养方案,形成《中医体检报告》,目前,该来检者已经深刻体会到将中医理念和方法融入生活中(如中药汤剂、水丸以及坐艾灸凳、练八段锦等)带来的好处,经过近2个月的调治和生活方式调整,绝大部分症状已经消除,精神状态明显恢复,基础体质需要继续改善。相信,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1年、5年、10年之后,一定会一直保持健康,让可能发生的问题消失于无形之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d/1421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qwo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