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场主要疾病及预防控制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猪场的保育舍流行着一种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疾病,此病以全身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竭为特征。系由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发的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此病已成为造成养猪业,特别是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损失的猪病之一。
一、病原及病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和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为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DC).猪瘟病毒(HCV).猪伪狂犬病毒(PRV).细小病毒(PPV).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链球菌2型(S.S).肺炎支原体(M.H).附红细胞体等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了以及通风不良,饲养蜜度高.天气变化.疫苗注射.转栏混群等应激因素诱发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断奶猪出现呼吸急促,困难(过劳式呼吸),咳嗽,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瘐,生长迟缓,皮肤苍白或黄疸,精神沉郁,皮毛粗乱,堆拥在一起,部分病猪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脊椎骨变形,患猪体表触摸感觉淋巴结肿大,该病多发生于4-16周令的仔猪,以5-12周最为常见.较少感染乳猪.死亡,淘汰率很高,受感染的猪群发病率约为5%-60%,病死率达到10%-30%,存活的病猪发育明显受阻,变为僵猪.
剖检可见全身体表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浅淋巴结尤为明显,可肿大3-5倍,呈红色,暗红色,切面湿润外翻,呈灰白色,有出血点,肺脏可见肺间质增宽,呈间质性肺炎,红色至灰褐色斑驳状,质地坚实,手触之若像皮样感觉,部分病死仔猪肺部心叶,尖叶呈对称性鲜肉或虾肉病变,个别肺隔叶有散在化农灶,肾脏肿胀,苍白。被膜下可见灰白色病灶,呈现渗出性肾小球性肾炎和间质肾炎肝脏伴有弥漫性出血斑,脾脏肿胀,颜色暗红,脾边缘有齿状或部分梗死灶,部分患猪胃粘膜水肿,胃底溃疡,盲肠和结肠粘膜出血或淤血,部分患猪有粘液性支气管炎变化。
继发感染多种细菌和支原体的患猪病变更复杂,往往表现为肺部复杂的病理变化,有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肝周炎,脑膜炎,关节炎等症状。
三、诊断
发病猪几乎全身主要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解剖已死亡或即将死亡的病猪,可见呼吸系统的变化为肺间增宽,表面有红色至灰褐色斑点,继发细菌感染后肺脏可见化脓病变,免疫系统的变化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肉芽肿炎症,特别是腹股沟,肠系膜和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可采取病死猪的脾脏,淋巴结和肺脏进行实验室诊断已确诊病原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IF)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IPM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等方法。
四、控制PRDC的预防措施
1.猪长内实行封闭式生产,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进入猪厂严禁任何非本厂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猪厂应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
2.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场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由于猪圆环病毒和PRDC是密切相关的综合症,目前还没有商品疫苗用于特异性防治。抗生素在防治上也没有明显效应,由于猪圆环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对氯仿,酚类普通消毒剂不敏感,消毒时应选择对猪PCV2效果较好的消毒剂,如:醛类,或索瓦的TH4或卫可进行消毒。
3.从分娩,保育,生长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对控制本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1)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根据,目前猪厂饲料的实际情况,猪厂应注意强化饲料中的维生素A,D,E,C及硒,锌的含量,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霉菌毒素能使猪机体的免疫力及免疫功能降低,较容易发生疫病,应选择能吸收多种霉菌毒素的改性硅铝酸盐类霉菌毒素处理剂。
(2)尽量减少在保育期间注射疫苗的次数,发病期间,应收五号病疫苗推迟至70天龄后注射,但应保证仔猪有较高水平的母原抗体。
(3)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的控制猪呼吸道病,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建议保育舍应让每头仔猪有0.35-0.4平方米的生活空间。
(4)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的发病率越高,尽量缩小断奶日令差异,避免将不同来源和日令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限制交叉哺乳,初生仔猪如需寄养,应限制在分娩后24小时之内完成。
(5)适当增加采食空间,防止仔猪采食时过分拥挤,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仔猪舍内的温度,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做到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五、加强猪厂呼吸道病的控制工作。
(1)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在母猪产前,产后完成月份上按计划完成猪伪狂犬,猪瘟,萎鼻,兰耳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
(2)母猪产前1-2周应该驱虫,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
(3)分娩母猪进入分娩舍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洁消毒,可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液进行严格消毒。
(4)母猪产期药物净化,在每吨母猪料中添加大环内脂类,喹诺同类等药物,从分娩前7天添加至分娩后7天。
(5)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长效强力霉素针剂或头孢噻呋针剂,结合猪群发病的情况,在仔猪21,28日令分别注射0.3-0.5毫升/头,同时在乳猪料中添加适可性较好的抗生素药物,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的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6)仔猪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前2周或换科前后各1周。用相对应的抗生素组合拌料饲喂,同时用可溶性抗菌素+多种维生素饮水。
(7)按期驱虫,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病的病症,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一周后,使用伊维菌素和酚苯达唑的复方制剂进行驱虫,同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六、猪群发病时的控制措施
(1)可使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控制,将加有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泰妙菌素等药物的饮用水将保育小猪料调成湿料喂猪可相对降低发病率。目前较有效的做法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从仔猪断奶前一周一直添加至断奶后3周,由于猪群发病时,病猪采食饲料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同时在饮水中加药,抗菌素+阿司匹林+奶粉+葡萄糖,饮用7-10天。
(2)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令分别注射0.5毫升的头孢噻呋针剂。
(3)在仔猪18-25日令期间根据发病的主要病原体,分别注射PRRS.PR.HC疫苗,通过疫苗的免疫注射尽量排除能导致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原因(除PCV2外)
(4)血清的使用:选老令健康母猪或超KG健康肉猪作抽血对象,采用颈动脉抽血,血清收集后,每毫升加入万青霉素放置2℃-7℃保存,使用时每毫升血清再加入2.5%恩诺沙星30毫升,摇匀后马上使用。
仔猪2周令每头腹腔注射4-5毫升,仔猪断奶当天,每头腹腔注射6毫升。
(5)自家组织灭活疫苗的使用。
保育猪群病性严重,(死亡率大于或等于15-20%)维持时间长而没有有效措施,建议使用自家组织灭活疫苗。(自己组织灭活疫苗仅限于发病的病原体是由PRRSV和PCV2感染引起的,而且这两种疾病又是猪场最难对付的疾病,所以自家苗的使用,大都仅限于针对这二种疾病的预防)
有关自家苗的免疫程序如下:种猪群一般不提倡接种,如要接种应在空胎时进行,每头母猪3-5毫升/头仔猪群:一周令首免1.5毫升/头,2-3周令二免,2毫升/头。一般猪群在做自家组织灭活苗免疫执行后2-3个月可基本稳定,一般维持5个月后可结束做自家苗。
(6)对病情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防治疫病传播。
总评:
PRDC和PMWS是一个由多种病原菌素及其他应激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疾病综合症,现场控制措施重在管理。母猪仔猪的用药保健主要是控制细菌性感染,自家组织灭活苗及血清对稳定猪群,控制病毒传染扩散有一定的效果,综合采取有关措施方能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效果。
本文由养猪技术专家蔡建民老师提供!也许可以帮到您身边的朋友,点击页面右上角分享给朋友吧!
治疗白癜风什么方法好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d/6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太阳神产品搭配病例合集上百例
- 下一篇文章: 大便冲不掉竟是癌症征兆今天就来聊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