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
中山内镜大肠癌科普大肠癌的三级预防(二)什么是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疾病预防的科学体系。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大肠癌的三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首先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研究发现,高蛋白、高脂肪、缺乏维生素A及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结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
所以,不要偏爱“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脂肪(油)、高蛋白(肉类)、低纤维素;少吃烧烤、煎炸及高脂油腻食物。要多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比如水果(如香蕉)、绿叶蔬菜(如洋白菜、青菜、土豆、红薯等)、谷类(如玉米)粗制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同时,应该减少脂肪及动物蛋白(如牛肉)及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其次要保持大便通畅。
粪便中有许多有害致癌物质,若长期居留,对大肠癌的发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
特别是积极治疗癌前疾病。
如结肠息肉、结肠腺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血吸虫病及息肉样溃疡,大肠腺瘤,有家族史者等,应进行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特别地,大肠腺瘤的切除术后再发率高达30%,因此,主张术后至少在4年内,每年应作结肠镜检查1次,为防止切除不完全,首次检查应在术后6个月内进行。
提高自我保护意思
当你发现大便习惯、次数、性质改变,大便表面附着血液及黏液或脓血,腹部隐痛、便意频繁、进行性贫血、无原因消瘦等蛛丝马迹应及时就诊。
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如有家族大肠癌史者,有腺瘤性息肉,长期慢性结肠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大便异常者,应及时进行大便潜血及脱落细胞检查,若为阳性就再做电子结肠镜检查。
运动锻炼,提高抵抗力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
吸烟与大肠癌的关系还不十分肯定,但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目前研究认为,吸烟是大肠癌基因产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经过大约40年的时间才能发生作用。
酒精的摄入量与大肠癌也有关系,酒精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但具体原因不清楚。减少酒精摄入量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二级预防
肠癌主要是大肠癌,小肠癌罕见。肿瘤分期越高,则表明发现越晚。
64%-整体的5年生存率
99%-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
87%-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
67%-I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
10%-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
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与分期关系极大,可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5年生存率”是医学专用词,并不意味着只能活5年,而是意味着已接近痊愈。)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肿瘤进一步生长至进展期癌,进而发生淋巴结、肝转移引起死亡。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癌前病变到浸润性癌,需要经过多年的时间,这为普查发现早期病变提供机会。
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普查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即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目前对大肠癌患者采取相应部位的结肠癌根治术(包括肿瘤部位的肠段切除及相应部位的淋巴结清扫)为主,辅以适当的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以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
写在最后
大肠癌是非常明确的有预防和筛查效果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好,5年生存率高达90%,而晚期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0%。
而据报道,目前我国临床上大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导致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佳。而对比美国,早诊早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0%。
45岁以上(高发地区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1~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每年体检中的“直肠指检”不要弃检!
胡健卫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治疗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d/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