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商汤君与您谈冬至养生
冬至节气养生
时间:12月21日,18:44:07农历十一月(大)廿三星期三
特点: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
?民俗:
?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举行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且“气始于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从此时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冬至阴寒之气隆盛,为“进九”之始,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提升阳气,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起居养生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再次,冬至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冬至时节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动。
注意保暖
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正确锻炼
冬季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但是不要小看这些运动,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使大汗出,使阳气外泄,寒邪容易入侵。运动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早上运动不宜过早,要等日出见阳光后才运动,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
◎饮食养生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但忌盲目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冬至时节饮食宜温,防寒,防燥。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冬季的温补易致虚火上炎,可适量喝些菊花茶来降火。
冬至养生水果
水果可选择山楂、石榴、柚子等。
1.山楂
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时,吃一些美味又营养的山楂,帮助调节身体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山楂以果实作药用,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较好疗效。
2.石榴
石榴不仅可以助消化,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以及胆固醇的多种功效。红石榴中富含矿物质,并具有两大抗氧化成分——红石榴多酚和花青素,同时,它还含有亚麻油酸,维他命c、b6、e和叶酸。红石榴中含有的钙、镁、锌等矿物质萃取精华,能迅速补充肌肤所失水份,令肤质更为明亮柔润。但石榴虽好,不易多吃,多食易伤齿,生痰,不适宜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者、实热积滞者。
3.柚子
柚子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除营养价值高之外,还具有健胃、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能促进食欲,治消化不良等症,理气散结。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冬季食用可降火气、抑制口腔溃疡。
?养生药材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主。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所以,这个季节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
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
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
主治夜寐多梦,失眠,健忘,心烦口渴,腰痛脚弱,耳目不聪,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女崩漏带下以及胃虚不欲饮食等病症。莲子芯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莲芯还有很好的祛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
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
苡仁又名薏仁、苡米、土玉米,以仁、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苡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味甘,性温。
功效:补肾助阳,强腰膝,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核桃的作用:治虚喘嗽、腰痛、肠燥便秘、血滞经闭、血瘀腹痛,核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核桃的食用禁忌:痰热咳嗽、便溏腹泻、素有内热盛及痰湿重者不宜服用核桃,腹泻、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核桃。
核桃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锌、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核桃仁吃了使人健壮,润肌,黑须发。多吃利小便,去五痔。将捣碎的桃核肉和胡粉放入毛孔中,会长出hm。核桃烧灰存*和松脂研,可敷颈淋巴结核溃烂。另外吃核桃使人开胃,通润血脉,骨肉细腻。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腿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痛,发痘疮,制铜毒。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治损伤、nd结石。吃酸导致牙酥的人,细嚼胡桃便可解。小儿痧疹后不能吃,必须忌半年,不然则会滑肠,痢不止。多食动痰饮,使人恶心、吐水,吐食物。还会动风,脱人眉。同酒吃得过多,会使人咯血。
?养生药膳
[配料]:萝卜、羊肉、生姜、大葱、生抽、香菜、枸杞、生抽、盐少许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配料]:鲜牛肉克,姜汁5克,粳米克,酱油、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将鲜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状,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匀后加酱油、花生油搅拌。把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如常法煮饭,待锅中水分将干时,将牛肉倒入米饭,约蒸15分钟,待牛肉蒸熟即成。
[功效]:益气和胃,补肾健脾。
?养生茶饮
原料:桂圆12克、红枣15克。
做法:桂圆12克、红枣15克,将二者一起放入杯中,加入c.c.的热水冲泡即可。
功效:桂圆补心脾、益气血、补肾,红枣养血安神,二者相合可滋补气血、补肾养肾。
原料:茶叶2克,杭菊2克。
做法:茶叶2克,杭菊2克,用热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冬季的温补,易虚火上升,菊花茶可清肝降火。
◎中医养生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养生原则
避驱寒邪、主蛰藏、多“储蓄”、少“透支”。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防治疾病顺应天气和时节变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九贴”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顺应四时特征而变通应用的一种内病外治法,即在农历“三九”期间,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天然中药,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使药物由体表到经络,由经络入脏腑。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治疗、预防和改善病情的目的。
三九贴的适应症必须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去辨证施治,三九贴穴位敷贴疗法的适用范围常应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疾病:
(1)呼吸疾病:反复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
(2)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发烧、抵抗力低下等;
(3)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4)消化疾病: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
(5)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6)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肾虚腰痛、关节炎等。
预贴:年12月12日—21日 一九:年12月22日—30日 二九:年12月31日—年1月8日 三九:年1月9日—年1月17日
:脐灸是一种在肚脐上施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和保健的艾灸疗法。肚脐又名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命门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居之处,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此时节常灸命门穴,借助艾灸的火热之力鼓动命门之火,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具有补肾壮阳之功。
:督脉为“阳脉之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督脉大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寒邪隆盛的大雪节气施以督灸可温壮元阳,使体内阳气布散到体表起到温煦脏腑,御邪防病的作用。冬至当日做此灸效果最佳。
◎中医温泉养生
培元固本浴:本方配以熟地黄、枸杞、山药、茯苓、白术等药物,熟地黄、枸杞可滋补肝肾之阴,以补益“先天之本”;山药、茯苓、白术可健脾和胃,化生气血,以补益“后天之本”;诸药合用,经省中医、中草药专家科学配方,配以商河温泉独有的富含矿物质的恒温温泉水,可起养肝肾、护脾胃的效果。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l/5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学堂这几种小病最爱癌变,一拖
- 下一篇文章: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