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要用痔清消气液保留
经直肠给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之一。但对于全结肠部位的病变,如何给药的问题仍是临床一大疑难点。自年9月至年9月底,我们系统观察了32例气液保留灌肠法的效果,并与32例直肠滴注法对照,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实验共计64例,均按年全国(成都)炎性肠病专题会议“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轻或中度,全结肠炎)。气液保留灌肠组(实验组)32例及直肠滴注法(对照组)32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按性别配对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女性10例,男性22例;其中实验组年龄19岁至57岁,平均40.2±10.7岁;对照组18岁至55岁,平均41.0±11.3岁;实验组病程1~22年,平均6.6±13.5年;对照组1~20年,平均7.1±13.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一般治疗根据专病专方辨证加减理论,内服中药基础方:菝葜20g,白芍20g,乌梅10g,干姜3g,吴茱萸3g,黄连3g,生甘草9g。属寒热错杂证者用基础方;湿热内蕴证者加黄柏15g,郁金12g,黄芩9g;脾肾气虚证者加淮山30g,莲肉30g,炒砂仁6g,炒扁豆10g,山楂10g,神曲10g,鸡内金10g;脾肾阳虚证者重用干姜9g,吴茱萸9g;气阴两虚证者加当归20g,淮山30g,炙黄芪15g,莲肉30g;气滞血瘀证者重用白芍30g,加佛手12g,延胡索12g,当归15g,桃仁10g,红花6g。中药煎药机水煎取汁ml,分两次服。2.2实验组(痔清消气液灌肠法)①准备:每晚9点后临睡前,排空大便,用具有化湿消肿、祛腐愈创作用的“痔清消”袋泡剂(院内制剂)21g(7.0g×3袋)开水ml冲泡15~20分钟,取汁ml,液温37~39℃,装入药瓶保温。②灌肠:将药瓶装入DGY-2A型电脑灌肠仪器中,接一次性硅胶引流管,石蜡油润滑后于右侧卧位、曲髋曲膝缓慢插入肛内5~8cm;在3.0kPa压力、定时0~99秒下注入药液。③体位变化:注药完毕后即取膝胸位15分钟后转右侧卧位15分钟,再转左侧卧位15分钟,接转平卧位,直至第二天晨起。2.3对照组(直肠滴注法)①准备:与实验组相同。②灌肠:接静脉输液器、一次性硅胶引流管,石蜡油润滑后于右侧卧、曲髋曲膝位插入肛内5~8cm,开放引流管,以30~40d/min滴入药液。③体位变化:与实验组相同。3、疗效观察3.1观察项目①大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简称A组症状):指无论治疗前是不成形稀便还是干硬便,经治疗后大便成质软、1~2次/日、粘冻物或粘冻血样物消失所需治疗时间,以天为单位。②肠鸣肛坠或腹胀消失所需时间(简称B组症状):指经治疗后,肠鸣肛坠或腹胀症状消失所需治疗时间,以天为单位。③药液完全吸收所需时间(简称C组症状):指连续3天出现大便不带药液所需治疗时间,以天为单位。
4、讨论4.1关于全结肠灌肠给药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涉及的部位不同,则所需治疗时间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全结肠炎。病变部位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时,直肠滴注中药或西药,往往取效迅速,缓解症状所需时间较短;对左侧结肠炎及直肠炎疗效较好⑴。而发展至右半结肠的全结肠炎,经直肠滴注药物不能使药液直达全结肠各部位,必须依赖血循环发生部分治疗作用;亦因此多采用口服药加直肠---乙状结肠局部给药的方法(直肠滴注和/或栓剂)给予治疗,且重点放在口服给药⑵,因此疗程一般较长;同时人们希望发展一种方法将局部用药扩展至全结肠。DGY-2A灌肠治疗仪是一种半自动式全结肠灌洗机器,主要用于全结肠灌洗和气钡造影。我们认为,采用该机器,将药量控制在ml,通过3.0kPa压力作用,可使全结肠七个生理性狭窄部位依次逆向由远及近地松弛、扩张,从而使药液迅速直达右半结肠⑶;然后在结肠顺向蠕动的推动下,药液不断与粘膜屏障接触,与细胞交换物质;洗脱粘膜坏死和有毒物质,从而产生治疗作用;待剩余药液传输至直肠时,又在直肠停留,药液被充分吸收;最后无药液或仅有少量药液随大便排出;随着病情的改善,这一现象不断显露出来。本组实验观察结果证实,对全结肠选择气液灌肠法是合理的,能在较短时间内减轻各项症状、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住院费用。4.2气液保留灌肠法的注意事项通过近3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需注意如下几点:①应选择餐后2~3小时给药,以避免餐后肠蠕动的高峰期。②给药后的体位变化应遵循膝胸-右侧-左侧-平卧的顺序,以重力作用对抗肠蠕动对药液的推进,增加保留时间。③药液的温度不能低于体温,以减少冷刺激引起的肠痉挛腹痛。④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给药,不能过量给予气体,以减少肠鸣腹胀不适感;正常操作条件下,给药后的肠鸣腹胀现象会自然消失。⑤给药引流管或肛管,不能插入太深,切忌进入10cm以上,严防误伤肠壁引起穿孔;或擦伤粘膜,加重糜烂、溃疡,引起出血。总之,本次实验证实,气液保留灌肠法较直肠滴注法能提高药液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增加药液吸收率、缩短改善各项症状所需时间,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技术。参考文献[1]KornbluthA,SacharDB.Ulcerativecolitis.AmJGastroenterol.,92(2):-.[2]邓长生等.炎症性肠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黄乃健等.中国肛肠病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精彩推荐催眠可解决学生紧张的心理问题!厌学怎么办:孩子厌学,多是因为陷入学业困境告别香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z/12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你知多少
- 下一篇文章: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