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群,帮助癌友促进康复。每天发送关于癌症知识科普,患者治疗日记及康复知识,在学知识中,还您康复和幸福和谐的家
一、什么是结肠炎?结肠炎,是指发生在结肠的炎症性病变,类型较多,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可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病因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异,发病率较高,常分为特异性肠炎和非特异性肠炎。
结肠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病变范围、类型不同,仅根据“结肠炎严重”是无法判断是否癌变的。
特异性肠炎也就是指病因明确的肠炎,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性肠炎,可能因饮食不当、细菌感染等导致,发病较急,多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
而非特异性肠炎病因多不明确,属慢性肠病,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多于遗传、环境、免疫、微生物等因素有关,多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脓血便等,较易复发,大多数情况需终身用药维持。
二、哪些结肠炎会发生癌变?从狭义讲会发生癌变的结肠炎,主要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也就是炎症性肠病,因两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较易出现癌变,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癌变风险越高。
1、溃疡性结肠炎(UC)
因为日本首相安培的原因,大家对溃疡性结肠炎应该不陌生,0-40岁人群高发,病变可发展到整个大肠,多表现反复腹泻、腹痛、便血、黏液血便等,
也会引起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口腔溃疡、巩膜外层炎等,有时也会累及直肠,出现里急后重、便意频繁的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风险,与患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积极治疗等因素有关,
如果病程较长、病变范围较广、未及时积极治疗,癌变风险会更高,而溃结患者可通过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多运动、坚持用药,来降低癌变风险。
因目前并不明溃结的病因,较难预防,但可通过均衡多样饮食、多饮水、多运动、保持积极心态等,来降低患上溃结的风险。
、克罗恩病(CD)
病因不明,多与遗传、环境、微生物、免疫等因素有关,可见任何年龄段,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
可累及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多呈跳跃、阶段性分布,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肠梗阻、肠穿孔、口腔溃疡、关节病、皮疹、营养不良等情况。
克罗恩病,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积极治疗后有缓解,但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差,若克罗恩病病程超过十年、反复发作,
有一定几率癌变,相比溃结,克罗恩病癌变风险较低,但比一般人群癌变率较高,对于克罗恩病患者,如果一级亲属患有肠癌,需引起重视,做好定期复查。
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区别是什么?1、病变范围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在结肠连续性的炎症反应,可能最初从直肠开始,然后慢慢发展为全结肠。
克罗恩病:发生在整个消化道的非连续性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在肛周,也可能在回肠,病变区域会出现狭窄、鹅卵石样改变等。
、症状
两者都会出现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但侧重略有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多为脓血便,左下腹疼痛为主,多呈痉挛性疼痛,便后有缓解。
克罗恩病:以右下腹、脐周疼痛为主,易发生粘连导致腹部包块,后期会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症状。
四、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的几率多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少部分涉及整段肠道。虽然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癌前病变,但概率较低,整体发生率大约3-4%,
癌变率与病变范围和病程长短相关,病程越长(超过10年),范围越广(侵犯整个结直肠),癌变率也越高。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果病史较长,应在10年后每年复查一次肠镜,且应积极治疗,治疗能降低癌变率。这种慢性肠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患者应树立信心,长期坚持。
五、关键说
总的来说,对于炎症性肠病,除了要积极治疗外,也要重视定期肠镜检查,来预防癌变,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癌变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果蔬、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积极治疗现有的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高危人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这是一个友爱的癌友群,帮助癌友有效促进康复。每天发送癌症知识科普,
患者治疗日记及康复知识,帮助你和全家防癌保健康,还您康复和幸福的家。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z/13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种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类药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