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D知识科普
★
IBD知识小课堂开课啦!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以往,炎症性肠病在欧美多发,有人称之为“西方疾病”。然而近几年来,亚洲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西方发病率则呈相对稳定的状态。在中国,近20年IBD病例数也在迅速增加,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相关知识。接下来,小编就来带你一探究竟。
01
NEWS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被称为绿色的癌症,是一种典型的终身慢性疾病,通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伴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疲乏等症状,原因是胃肠道黏膜无缘无故地发生炎症。目前,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两种常见类型,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发病较为缓慢,病变发生在结肠黏膜层,常从左半结肠累及结肠近端,甚至是全结肠;而克罗恩病则是发病隐匿,不易察觉,病变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发生,尤其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回肠。
02
NEWS
炎症性肠病的具体表现
据研究调查发现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常规资料统计,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CD常发生于青年期,根据常规统计资料,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消化道表现主要有腹泻和腹痛,可有血便;全身性表现主要有体重减轻,发热,食欲不振,疲劳、贫血等,青少年患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肠外表现与UC相似;常见的有袋管,腹腔脓肿,肠腔切口和肠梗阻,肛周脓肿,皮多余,肛裂等,很少见的有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病程长者可发生癌变。
03
NEWS
诊断方法及依据
目前无论是UC还是CD都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IBD的诊断通常会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血液检查、粪便检查、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及结肠镜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等,作出诊断。其中,结肠镜检查尤为重要,是IBD诊断的主要依据。
UC主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做出诊断。若诊断存疑,应在一定时间(一般是6个月)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
CD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随访。
04
NEWS
预防方式
目前关于IBD的病因尚不清晰,但是已经可以确定的是,有一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避免接触或减少这些危险因素进一步来避免患病,如减少抽烟喝酒的频率、试着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持运动及调摄自己的情绪等。
05
NEWS
治疗手段
就当下来说,还没有完全治愈IBD的方法,现在所采取的的都是一些控制病情发展,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加强对患者的长期管理。目前,较为常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硫嘌呤类、英夫利西单抗等。
★
小tips
★
?IBD是一个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因此它的治疗也是需要长期坚持,切不可因为疾病在一段时间有所缓解就选择停药
?即便不是发病期间,也应当采用药物控制的方法
?要小心“病从口入”,合理地调理自己的饮食
?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调控情绪
版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源:网络
策划:百会
文案:足三里
排版:足三里
参考资料:
[1]SunandaV.Kane.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M].曹倩(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年·广州)[J].胃肠病学,,17(12):-.
[3]吴开春,梁洁,冉志华,钱家鸣,杨红,陈旻湖,何瑶.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年·北京)[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8(09):-.
点击以下文章认识我们
我们是谁?
往期精彩
“无糖”真的健康吗?
一文告诉你
IBD患者锻炼身体有多好!
IBD患者就不能也是个干饭人?进来看看吧!
如何预约我们的门诊?
阅读指南并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预约吧!
→门诊预约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z/1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