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溃疡 > 疾病症状 > > 正文 >

傅延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罗××女,50岁。年5月初诊。主诉:腹泻13年。每日少则3~4次,多则7~8次,甚至10余次,多为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伴左下腹部疼痛。经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和直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散在溃疡。溃疡面为脓性粘液覆盖,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较重。少许假息肉形成。降结肠粘膜亦有轻度充血、水肿、糜烂。诊断为慢性结肠炎。长年坚持治疗,服中西药物无算,亦接受过保留灌肠治疗,罔效。就诊时腹泻,粘液血便,常有里急后重,左下腹部疼痛,轻度压痛,泻出后疼痛有所减轻。目干涩,咽干,口粘腻而微苦。舌质红,苔白腻略厚,脉弦滑。辨证:结肠湿热,气机不畅,血热血滞。治法:清热凉血,除湿理气,活血行滞。处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化裁黄芩15g黄连5g半夏12g干姜12g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5g党参10g甘草10g大枣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早、中、晚服。服完7剂,诸症大减。守方增损,继续服2个月,其病若失。转方用东垣升阳益胃汤调理善后。半年后内镜复查,乙状结肠和直肠粘膜仅有少数部位轻微充血,无溃疡和假性息肉。降结肠粘膜正常,无炎性改变。按:本例湿热气滞、热入血分的特征明显。若无湿热,则不可能有泻泄粘液;若无气滞,则不可能有里急后重;若无血热,则不可能有血便;若无气滞邪阻,则不可能有腹部疼痛。病程经年,也是由湿热缠绵所决定。目干涩,咽干,口粘腻而微苦,舌质红,苔白腻略厚,脉弦滑,如此脉症,皆为湿热壅滞,气机不畅、热入血分之象。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粘膜改变特征,一般而言,充血红肿为热,水肿苍白为寒;糜烂与充血红肿并见为热,糜烂与水肿苍白并见为寒。所以辨证为“结肠湿热,气机不畅,血热血滞”,治之当清热凉血,除湿理气,活血行滞。方选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合方化裁。四逆散理气行滞。半夏泻心汤清热燥湿,升降气机。四逆散理气行滞人人知之,而半夏泻心汤能清热燥湿,人或不知。芩、连苦寒,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参、草、姜、枣,培土助运,以为治湿之本。所以半夏泻心汤完全可以作为治疗胃肠湿热的方剂。一首方剂,在医者理解了其结构和功效以后,可以灵活应用,以应无穷之需。疾病基本痊愈后,转方用东垣升阳益胃汤,健脾益气,清热去湿,巩固疗效。笔者循此思维,用此方法治疗湿热性溃疡性结肠炎甚多,效果很好。本文选自傅延龄的个人网站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z/402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qwo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