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溃疡 > 疾病症状 > > 正文 >

高翔教授丨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血栓性疾病的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血栓疾病的防治

高翔

医院

IBD患者面临着较高的血栓疾病风险,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IBD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但目前,我国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现状相对薄弱,临床实践中存在很多实际问题。

来自中山六院的高翔教授,在“西安IBD高峰论坛”上,介绍了“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血栓疾病的防治”。

下面请看“情报官”来自会议现场的听课笔记。

一、概述

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血管壁损伤,静脉淤滞、凝血因子激活)。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IBD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深静脉血栓(DVT)主要表现

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表现为: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

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

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害,是血栓破碎、脱落引起急性肺栓塞。

大块血栓脱落可至病人立即死亡,反复小块脱落可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二、UC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1.UC.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英国研究:纳入例IBD患者与配对对照人群,其中例IBD患者及例对照人群出现静脉血栓。IBD患者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6倍。

丹麦研究:纳入例IBD患者与健康人,统计发现IBD患者血栓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倍。

加拿大Meta分析:IBD患者血栓风险是健康人群的3倍。

中国研究: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国IBD住院患者血栓疾病发病率4./人-年,高于健康人群。

2.IBD患者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因素

住院治疗

中重度疾病严重程度

UC风险大于CD

CD病变累及结肠

腹部手术(肠道切除)

年龄(年龄大的患者风险更高)

怀孕

IBD患者血栓疾病风险较健康人群升高,危险因素包括:住院、高龄、疾病活动、腹部手术。

活动期患者的血栓风险是非活动期的6-8倍,重症UC血栓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三、UC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现状

认识不足,担心风险

防治手段、疗程不明确

顾虑重症UC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出血风险

四、UC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共识意见

1.《加拿大胃肠病学会IBD患者的VTE防治共识意见》

IBD患者血栓风险是健康人的3倍,并且血栓的致死率极高,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对IBD患者进行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2.《年多伦多共识》《年ECCO欧洲循证共识》

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高危因素,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3.《中国住院IBD患者合并静脉栓塞症防治专家共识意见》

重度疾病活动期的住院IBD患者,处于血栓发生的高风险期。

结合我国目前的认识和条件,建议对重度患者,尤其是伴有血栓高危因素的重度患者,无论是否进行血栓筛查,若条件允许,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宜考虑在其住院期间采取相应血栓预防措施。

对于住院IBD患者,建议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血栓事件进行筛查。

血栓风险评估及血栓医院条件而定,推荐参考Wells评分、Caprini评分。建议将D-二聚体检测列为血栓筛查常规项目。

五、重症UC血栓性疾病的筛查、预防与治疗

首选药物:低剂量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

机械措施:首选间歇性充气加压,次选人工被动活动、过膝加压弹力袜

低分子肝素:出血反应少,无需监测。U/kg,每12小时一次。

肝素:静脉持续给药。个体差异大,需监测凝血功能,根据APTT做调整。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年《中国住院IBD患者合并静脉栓塞症防治专家共识意见》提到:

首选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在INR达标稳定24小时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对于高度怀疑血栓形成者,即使未确诊,在无绝对药物禁忌情况下首先开始药物抗凝治疗,血栓确诊后进一步考虑是否选择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介入治疗。

低分子肝素:出血反应少,无需监测。U/kg,每12小时一次

华法林:个体差异大,受药物和饮食影响。需监测INR并调整用药,INR稳定在2-3。对胎儿有害,孕妇禁用。

利伐沙班: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可正常使用15mgbid→20mgqd

介入治疗:逆行插管溶栓,逆行插管取栓

总结

1.IBD患者血栓疾病风险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成正相关。

2.国内IBD血栓疾病的防治,存在普遍认识不足情况。

3.重症UC尽早开展血栓疾病的筛查及防治工作

4.重症UC预防措施首选药物(肝素等),其次机械措施(间歇性充加压等)

5.重症UC治疗方法,首选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或进一步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介入治疗。

(本文内容基于学术会议个人听课笔记,不代表讲课专家观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

本周精彩内容回顾(点击回看↓)

IBD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和结局影响

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新进展

抗-TNF生物制剂治疗的潜伏性结核感染风险

从“否认”到“接受”:理解自己对于IBD的感受

维多珠单抗不增加IBD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风险

IBD生物制剂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临床经验

晓楠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排名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z/931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qwo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