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溃疡 > 疾病治疗 > > 正文 >

什么是结肠镜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准备和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在前面《什么是大肠癌》《什么是直肠癌》文章中,肠道癌症的诊断和早期防癌筛查都讲到了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本文就来详细介绍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结肠镜

随着科技的发展,结肠镜从金属硬管到纤维软管,现在已进入了电子时代,最先进的电子肠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结肠镜按其发展史可分为3种:即,金属硬管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电子结肠镜。

、金属硬管结肠镜,因为管径粗并且硬度大,受检的患者痛苦较大,已经被废弃不用。

2、纤维结肠镜,属于光学内窥镜,是通常由物镜系统和光学传/转像系统、含有或不含有观察目镜系统构成观察光路的内窥镜。

3、电子结肠镜,属于电子内窥镜,通常由物镜系统、像阵面光电传感器、A/D转换集成模块组成。将所要观察的肠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系统成像到像阵面光电传感器上,然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

(二)电子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的区别:

、仪器构成不同。电子结肠镜带有摄像头、管道较长,可深入查探病情;纤维结肠镜相对来说构成较简陋,管道短。

2、检查清晰度不同。电子结肠镜带摄像头,镜头能更清晰;纤维结肠镜是通过纤维光纤传导图像的,清晰度较电子肠镜要差,检查范围也有一定局限性。

3、造成的创伤不同。电子结肠镜管径更小,对肠道损伤较小;纤维结肠镜管径要粗一些,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要大一些。

4、价格收费不同。电子肠镜检查的价格一般要要贵一些,具体相差多少因不同地区、医院等不同。

什么是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将肠镜通过患者的肛门插入,逆行依次可检查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以及与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回盲末端)。可以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还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如:大肠息肉等良性病变镜下可以直接摘除、对肠道出血进行镜下止血、对大肠内异物进行直接清除等。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

、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持续大便潜血实验阳性者;

2、有下消化道症状,如慢性腹泻、长期进行性便秘、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腹块等诊断不明确者;

3、x线钡剂灌肠检查疑有回肠末端及结肠病变者,或病变不能确定性质者;

4、x线钡剂灌肠检查阴性,但有明显肠道症状或疑有恶性变者;

5、低位肠梗阻及腹块,不能排除结肠疾病者;

6、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

7、需进行结肠镜治疗者,如结肠息肉切除术、止血、乙状结肠扭转或肠套叠复位等;

8、结肠切除术后,需要检查吻合口情况者;

9、结肠癌手术后、息肉切除术后及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后需定期结肠镜随访者;

0、肠道疾病手术中需结肠镜协助探查和治疗者;

、需进行大肠疾病普查者、结肠癌筛查。

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腹主动脉瘤、急性腹膜炎、肠穿孔等均属绝对禁忌证。

(二)相对禁忌证:除非病情需要而必须做检查,否则不宜做。下列各项为相对禁忌证:

、妊娠、腹腔内广泛粘连及各种原因导致肠腔狭窄者、慢性盆腔炎、肝硬化腹水、肠系膜炎症、肠管高度异常屈曲及癌肿晚期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等,如果必须检查时,由有经验的术者小心进行;

2、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结肠憩室患者应看清肠腔进镜,勿用滑进方式推进结肠镜,以防造成肠穿孔;

3、曾做腹腔尤其盆腔手术、曾患腹膜炎以及有腹部放疗史者进镜时宜缓慢、轻柔,发生剧痛则应终止检查,以防肠壁撕裂、穿孔;

4、体弱、高龄病例,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检查不能耐受者,检查时必须慎重;

5、肛门、直肠有严重化脓性炎症或疼痛性病灶,如肛周脓肿、肛裂等,对检查不能耐受者,检查时必须慎重;

6、小儿及精神病或不能合作者不宜施行检查,必要时可在全麻下施行;

7、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的并发症

做结肠镜检查,可能产生下列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2、肠穿孔;

3、消毒不严密而导致肠道感染。

检查前准备

由于结肠镜检查操作的特殊性,因此,检查前要进行相关的前期准备,清洁肠道等。对于自己要求做此项检查的患者,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和预约检查时间。检查前的相关准备事项如下:

(一)术前医生应充分了解病情,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钡剂灌肠等其他影像学资料,了解有无凝血障碍及是否应用抗凝药物,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及急慢性传染病等,如怀疑此类疾病则需先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判断有无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果怀疑有结肠畸形、狭窄等,通常先做钡剂灌肠检查,以了解肠腔形状。

(二)知情同意。由于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存在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征询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交代注意事项及配合检查时的体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以便取得其配合,保证检查成功。

(三)饮食准备。检查前3天吃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干果,尤其是有籽或核的食物。前天吃无渣的低脂、细软、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不饮牛奶。严重便秘的患者应在检查前3天给予缓泻剂或促动力药以排出结肠内潴留的大便。上午检查的,当日禁食早餐,下午检查的,早餐可进少量流质,午餐禁食。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或不耐饥饿者可适当饮用含糖水及饮料。

(四)肠道准备。清洁肠道是检查成功的先决条件,结肠镜检查的成败,肠道的清洁程度是关键之一。如结肠积有粪便,影响进镜与观察病变。目前清洁肠道的方法众多,各医院有各自的习惯做法。常用的口服泻药有:番泻叶、甘露醇、硫酸镁、电解质粉(商品名有舒泰清、福清净、和爽等)。

(五)术前用药。肠镜检查的术前用药对保障顺利插镜。仔细观察及寻找病变、准确活检和精细的内镜下治疗均十分重要。对一些精神紧张的患者术前用药还有助于减少痛苦,更好的配合检查。

、解痉药。可抑制肠蠕动,解除痉挛,有利于插镜及寻找病变、活检及内镜下治疗。

2、镇静、镇痛药。随着插镜技术的提高,插镜痛苦已明显减少,国内已很少应用镇痛药。仅对少数精神紧张、耐受性差或病情需要者使用,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哌替啶等。使用镇痛药时,操作的医生应时刻警惕因疼痛阈升高,患者对穿孔前的剧痛感觉迟钝,警惕导致穿孔或浆膜撕裂的危险,尤其是有肠管粘连或有溃疡的病例要格外谨慎。

3、麻醉药。医院提倡无痛检查法,即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结肠镜检查。通过静脉注射有镇静作用或麻醉作用的药物,使患者舒适、安静,呈浅麻醉状态,对镜检过程遗忘,达到无痛苦检查的目的;这种方法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并方便检查医生的操作和诊断,提高了检查成功率。一般常用药物为异丙酚加芬太尼。但全麻下的结肠镜检查是在毫无反应状态下插镜,以至在肠管过度伸展状态下仍强行插入极易发生穿孔、浆膜撕裂及大出血,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插镜动作要轻柔。

检查过程中怎样配合

结肠镜检查虽已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样痛苦,但此过程中的与操作医生的积极配合会对减轻不适和缩短操作时间有益。

、手机等电子设备不要带入操作间,以免干扰机器正常运行,准备接受镜下治疗的要去掉与身体接触的金属物件如手表、眼镜等。

2、镇静。进入操作间后,护士有时会在开始前为患者注射安定,阿托品以减轻结肠镜带来的紧张和不适。

3、摆好体位。操作前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换好专用裤子(只露出肛门附近的操作区),摆好体位(通常是左侧屈膝卧位)。

4、配合医生。操作时医生将抹有润滑油的结肠镜慢慢由肛门插入,期间可能会因为向肠腔内注气而感到腹胀、有便意,也可能因为肠管走行弯曲或有粘连而感觉疼痛,这时还可能有助手帮助按压或推扶你的腹部,有时还会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这些情况下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配合以便放松自己,同时要跟医生说明自己的感受,不要因喊叫浪费体力、影响医生操作而延长诊治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整个检查过程会在20~30分钟间完成,治疗的时间会因难易程度的不同而相应地延长些。对于有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在接受结肠镜诊治过程中还需要有心肺功能的监测。

5、活检。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镜下不能确诊的病变存在,医生会用活检钳钳取少量病变组织(这个操作称为活检),放到装有药水的标本瓶里固定后送到病理科,以便进一步在显微镜下做病理组织学诊断。由于大肠上没有能精确定位的痛觉神经存在,在活检时患者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因大肠黏膜像皮肤一样在不断更新,活检也不会给患者带来伤害。但有时因病变部位血管丰富或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可能会引起出血,一般为小量渗血,大肠自身能够止住,如果出血量大,可以在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很少有因为出血而需要手术止血的情况发生。

检查后注意事项

、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会不断注气以利于肠黏膜的观察,术后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患者可能感到腹胀不适,一般在数小时后会渐渐消失。

2、对于结肠镜下取活检或息肉电切除的患者,需进流质饮食,要注意大便颜色改变,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症状。

3、结肠镜检查或镜下治疗术后,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大便出血量多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必要时进一步处理。

就诊指南

结肠镜检查项目,就诊的科室:一般都是在消化内科。由消化内科医生接诊后,开口服泻药处方,并进行检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总结: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肠道息肉、肿瘤、癌前筛查等。由于该项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好术前准备,注意观察检查后的情况,避免发生并发症。

特别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整理自《内科学》、《实用结肠镜学》和网络上相关报道等,仅作医学科普学习,不做临床医疗使用,如果患有相关病症,医院诊治。

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不错,敬请点赞、收藏和评论,欢迎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jbzl/1193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qwo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