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痛经宫寒、关节冷痛三伏天怎么调
导读: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闷热的时间段,很多人阳气衰弱,身体不适。春夏需要养阳,特别是三伏天,阳气不足很容易在冬天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脾胃虚寒、痛经宫寒、关节冷痛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调养呢?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
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什么是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如果你是以上这两种体质的人,别忘记抓住机会补补阳气。医院里常表现为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风湿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妇产科病证。
如果你不是这种体质的人,特别是热性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过分的补阳。
冬病夏治
冬病患者阳气不足,冬季不利排寒;
夏季阳气生发,毛孔张开利于排寒;
冬病夏防,百病由寒起,寒在夏季生。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不同体质不同养生方法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等,不同的体质应该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中医补阳法
1、中医补阳法:贴天灸,可以使用“三伏贴”,补阳祛寒。
三伏补阳的方法有很多,在中医院里三伏天天灸是运用得最广泛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据了解,医院都在贴天灸,不少人就是因为坚持天天贴而治好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顽疾。像虚寒症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是三伏贴的主要适应证。
2、动则生阳
运动是增加体内阳气的最好办法。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调身、调心、调息”。调身,就是要通过运动让身体活动起来,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跑跑步,游游泳。此外,在炎热的夏天,人容易心情烦躁,“调心”就是要让心情平静,避免焦躁不安。“调息”则是指要调整呼吸,让呼吸平稳,这样就不会感觉天气炎热难耐。
3、热水泡脚
大多人以为冬天才泡脚,其实民间早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因为夏季雨水多,湿气重,人感觉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以40摄氏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4、饮食补阳法:夏吃姜。
补阳宜用温阳的食材。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它是生活中最方便使用的补阳食材,用生姜红枣和红糖一起煮水,每天上午喝一次,也是三伏补阳的有效方法。还有韭菜是非常好的温补阳气的蔬菜,能补肝肾不足,祛风除寒。肉类则建议羊肉、鸡肉等。
5、多温阳,忌冷饮。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体质适当吃些温阳的食物,以提升阳气,祛除暑湿,若暑湿较重,也可以吃些生姜、茴香、苏叶、红豆等食物。少喝冷饮!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哪些人不适合补阳?
对于阳气过于旺盛的人来说,则要“避”。如感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脸上易长痘,或喜凉怕热、神旺气粗、脾气暴躁的人则要避免补阳等养生方式。
出诊~芊芝堂中医太原店(劲松北路店):
刘化芊每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出诊;
王美琴每周一出诊,主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
王永宏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出诊,主治颈、肩、腰、腿痛。
—、(刘化芊)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yfhl/1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肠道肿瘤不可怕,定时筛查来发现!
- 下一篇文章: 莆田治疗大便出血需要花多少钱【莆田治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