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结肠溃疡 > 预防护理 > > 正文 >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认识粪便钙卫蛋白F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WorldIBDDay),由欧洲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协会(TheEuropeanFederationofCrohnsUlcerativeColitisAssociations,EFCCA)组织、来自五大洲超过50个国家的患者组织共同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这种不可治愈的终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今年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的主题为“Unitedwestand”,希望不仅是炎症性肠病患者能够互相给予支持,更希望全社会能够给予帮助。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IBD

IBD是一种病因未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未定型IBD(IBDU)。

全球有超过万的人罹患IBD,我国的发病率为1.77/10万~3.14/10万。

目前IBD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由于疾病不具有特异性,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临床医生需要综合,将IBD和多种疾病相鉴别后才可诊断。不少患者在确诊的过程中,由于地区医疗水平差异而导致误诊。疾病活动时症状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除了疾病本身带来的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肠狭窄、肠穿孔等多种并发症,约有20%~40%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干预。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及内镜和黏膜病理等方面综合诊断IBD、评价IBD的疾病活动度和治疗效果,其中内镜检查联合病变黏膜活检是目前评价肠道炎症程度的主要接受标准。

除了传统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等以外,新型治疗药物如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研发和正在陆续上市当中。目前,我国对于IBD治疗的生物制剂有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以及今年获批的乌司奴单抗和维得利珠单抗。

哪些因素可以触发该疾病?

专家表示,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触发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这个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的生活太精细了,和自然界的互动少了。”陈焰说,医学界有一个“卫生假说”,说人在儿童时期生活得太干净,长大就容易生免疫类的疾病,人天生是要和自然界打交道的,包括各种细菌,这是在锻炼我们的免疫系统。

另外现代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生活压力大也是发病率高的一个原因。

临床诊断

临床传统的血液学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等虽然可用于评价IBD疾病活动度,但这些指标缺乏肠道特异性,在其全身各系统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时均可明显升高,难于真实反映IBD患者肠道炎症情况。

内镜检查具有侵入性、费时、花费高、需要肠道准备、给患者带来不适等不足,使得临床上难以通过对IBD患者进行反复的内镜检查来评价疾病状态。

一种非侵入性、可靠、简便、价廉的评价指标深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yfhl/1433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qwo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结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