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目标再思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内镜缓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内镜缓解是否足够?
文献来源:InflammBowelDis.Oct18;25(11):-
专家述评:由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OIBD)发起的“炎症性肠病治疗目标(STRIDE)”项目,推荐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目标如下:
患者报告(PRO)症状缓解:直肠出血、腹泻或其他排便异常缓解;内镜缓解:Mayo内镜子评分(MES)0或1分STRIDE建议,在开始治疗后3-6个月评估上述治疗目标,同时认为组织学缓解是UC治疗的辅助目标。
在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不再仅通过内镜下黏膜的外观来评估UC的黏膜愈合。也就是说,UC黏膜愈合的标准不再仅限于内镜缓解。
目前,使用组织学作为UC治疗目标的证据是什么?
在考虑将组织学炎症活动作为治疗目标之前,首先需要治疗如何检测UC的组织学疾病活动。
组织学缓解的定义存在一个范围,从活动性炎症消失,到所有炎症的完全消失。目前有多个评分系统用于组织学活动评估,包括Geboes评分、Nancy评分和RHI指数。
但目前尚没有确定哪一个被普遍接受、验证或被认为是“金标准”。
先前的研究表明,UC患者内镜和组织学疾病活动并不完全一致。
之前一项研究随访了例经维持治疗后症状缓解的UC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使用MES评分评估对内镜疾病活动,使用Geboes评分评估组织学疾病活动。
结果显示,54%的UC患者在活检标本中观察到出某种程度的活动性炎症,37%的患者符合Geboes评分组织学炎症活动标准(得分3.1)。
MES和Geboes评分之间的总体相关性很好(ρ=0.65)。
但是,有11%的患者升结肠存在组织学炎症,而没有任何内镜下的炎症迹象;在内镜下观察到降结肠炎症的患者中,有34%观察到升结肠活检组织中也存在组织学炎症。
不过在MES评分为0的结肠段中,只有6%显示存在组织学炎症证据。
此外,Bryant等人的研究显示UC患者中内镜和组织学缓解之间存在分歧。
研究共纳入91名患者,其中25%内镜缓解的患者存在活检组织学炎症的证据。同时达到临床、内镜和组织学缓解标准的患者仅有29%。
此外,有研究分析了组织学炎症活动与UC重要结局(例如复发和结肠癌变)之间的关系。
Riley等人的研究对82例内镜缓解或近乎达到内镜缓解的患者进行了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组织活检发现残留急性炎症浸润迹象的患者,复发率为52%。
存在其他组织学炎症特征的患者(如隐窝脓肿、粘蛋白耗竭和上皮结构破坏),复发率也相似。
同样,Bitton等人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UC患者连续进行了多次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活检。
结果显示,尽管在基线时已经达到临床和内镜缓解,但活检组织学检查存在基底浆细胞增多症和隐窝萎缩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复发时间更短。
关于活动性炎症与UC结肠/直肠肿瘤之间的关系,也有多项研究进行了探索。
之前一项研究纳入86例UC患者并匹配病例对照,结果发现内镜和组织学炎症与结直肠肿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校正混杂因素后,组织学炎症是与异型增生相关的唯一风险因素。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组织学炎症与结肠癌形成的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与内镜活动无关。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组织学炎症活动与UC复发和癌变风险相关,尽管部分患者已经在内镜下观察不到疾病活动。
正在研究的新型药物(例如维多珠单抗和Ozanimod)可改善UC的组织学疾病活动。但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组织学愈合尚不是主要的疗效评估终点。
在Ozanimod治疗UC的TOUCHSTONE研究中,高剂量Ozanimod治疗第8周22.4%患者达到组织学缓解(Geboes评分<2),治疗32周这一比例增加到31.3%。
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达到组织学缓解可以进一步改善UC患者的预后和长期治疗结果。所以至少可以与UC患者沟通,达到组织学缓解与良好的治疗结果相关。
如果组织学缓解要成为临床实践中UC的治疗目标,需要病理报告的标准化。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是否应根据组织学炎症活动来改变UC的治疗方法。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通过优化治疗达到组织学缓解的患者比例。
在完成这些研究之前,我们同意IOIBD组织“STRIDE”的建议,即希望将组织学缓解作为辅助的治疗目标。
目前,尚不建议仅根据组织学活动就改变UC治疗方案。
此外,需要考虑对粪便钙卫蛋白等传统生物标志物进行更密切的监测,以更早地识别内镜疾病活动或复发风险。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ysbj/11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睡前5分钟,带你搞定溃疡性结肠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