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风寒湿痹根本还的补气血补
导读: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关节疼痛多跟风寒湿痹有关,什么是“痹”?“痹,指闭塞不通,气血凝滞的一类病症。先贤认知丰富,记述颇多,《内经》以“痹”命名者达50余种。其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腰椎间盘突出等病情顽固,久延难愈者属顽痹之列。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一为何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关节炎或关节病引起。关节疼痛牵涉范围非常广泛并且种类繁多,因此关节疼痛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关节痛在中医病症中属于肢节痛、肢节肿痛、痹证、痛风等病症范畴。另关节疼痛见《灵枢·百病始生》:“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顽痹西医病于骨,中医辨属血分。医家百法常囿于祛风燥湿、散寒化瘀、蠲痹通络等法,期间有有效,有不效,难中病的。或曰此疾甚笃,久病及肾,长期施以益肾壮督之方药“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
然张从正又云:“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人体脉者,血之隧道,贯穿一身,血随气行,周流不息,血行脉络,外充皮毛,渗透肌肉,滋养筋骨,百体安和,运动无碍。
气滞血瘀,气逆血上,得热瘀浊,遇寒凝滞,气血失畅,运行不周,渗透难遍,外邪易侵。至痹之笃顽者,因风、因寒、因湿,必有感触成此,病中于皮毛血脉筋骨间,皆气血凝滞郁遏不通。
邪在皮毛肌肉则不知痛痒,麻木不仁;邪入血脉筋骨,则肢节背膝屈伸难利,举动疼痛。
《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故顽痹之疾急当疏理气血之阻滞,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疾遂解。
二什么是风寒湿痹
风寒湿痹是风、寒、湿三气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的。
1.正气不足
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故《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
2.风、寒、湿病邪,气血运行不畅
外感风寒湿邪,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或冒雾露,气候变化,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寒、湿之邪往往相互为虐,方能成病。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风寒又借湿邪之性,黏着、胶固于肢体而不去。
风、寒、湿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但风寒湿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黏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
痹病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之病变日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骱,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畸形等症,甚至深入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
初病属实,久病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伴见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的证候。
三中医辩证治疗个案分析
1.颈椎间盘突出
李某,男,42岁年前因无力麻木,步履不稳,如行沙滩而就诊本地某院。MRI显示:C~7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变性。西药、理疗诸法未果,又进中药百剂不效,身心沮丧。
刻诊:右身麻木,蹒跚不利,下肢萎软,足似踩棉,酸胀冷凉,纳差脘胀,苔薄滑腻,质黯偏红,脉弦、细、涩,取之无力。病邪久罹,气郁血滞,痹阻经脉,即成痿躄。
治宜疏理气血,舒筋通络。拟救偏汤加味:春柴胡15克、川桂枝12克、枳实12克、细辛6克、赤白芍各15克、全蝎6克、豨莶草20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25克、全当归12克,生姜片,大枣10枚。6剂,水煎服。
二诊:麻木大为缓解,局部转温,身渐有力,踩棉感不显,行步已利,欣喜异常,信心百倍。拟方:前方加骨碎补20克,淫羊藿20克。6剂,水煎服。三诊:尚有轻微麻木,余症已平,再拟前方继用以巩固疗效。
2.综合性腰椎病王某某,女,82岁腰腿疼麻,行走困难5年余,诸医院诊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骨质疏松、退变。中、西药物,针推、理疗其效甚微,拒绝手术,痛苦不堪,前来就诊。
刻诊:腰疼如折,行步困难,下肢略肿,麻木尤甚,纳溲尚调,舌偏黯,苔薄白腻满布,脉细、弦、涩、有力。证属年迈体衰,痹邪乘虚,袭踞经隧,血瘀气滞。
治宜疏理气血,舒经通络。拟救偏汤加味:春柴胡15克、川桂枝12克、枳实12克、细辛6克、赤白芍各15克、全蝎6克、豨莶草20克、生甘草6克、土鳖虫10克、骨碎补20克、淫羊藿20克,生姜片,大枣10枚。6剂,水煎服。
二诊:病势顿挫,痛麻大缓。遣人代诉取药,以前方继用。三诊:症去八九,无明显不适,舌脉调和。前方做丸以巩固。
.强直性脊柱炎任某某,女,27岁下肢疼痛持续性加重8年。长期以止痛诸药或中药维持,近年渐渐加剧不能生活、工作。刻诊:脊背难舒,翻身困难,肢痛酸胀,屈伸不利,畏冷盗汗,乏力肢软,纳呆厌油,经黯块多,乳胀疼痛,溲黄便结,舌淡红,苔薄白、润、腻,脉细、弦、涩,取之无力。
痹邪久驻,血气不利,经脉瘀阻,邪盛正衰。急宜疏理气血,益正定痛。
拟救偏汤加味:①春柴胡15克、川桂枝12克、枳实12克、细辛6克、赤白芍各15克、全蝎6克、豨莶草20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25克、全当归12克、炒苍白术各10克、制乳没各6克、广陈皮12克,生姜片,大枣10枚。
6剂,水煎服。②强骨丸,一次2粒,一日2次。汤方每剂服2天,日2次;4天后吃丸药2天,依次交替服用。
二诊:疼痛大减,酸胀不作,身已有力,活动灵活,盗汗不见,脘胀已无,纳食颇香,翻身较易,畏寒依然,舌脉参前。效机立显,药中病的,再拟前方化裁继用。汤方去陈皮、黄芪,加制附片12克、生麻黄6克以助温通辛散之力,10剂;丸方继用。三诊:阴雨天夜卧翻身稍难,无其他不适,似如常人,查其ESR(血沉)17mm,血、尿常规(-),舌脉调和。再拟前方化裁继服,诸症向愈。
4.类风湿关节炎许某,女,6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史多年,省内中西诸医已诊,常用激素、止痛类药物维持,近年间歇性加重。症见:畏寒肢冷,周身刺痛,晨僵不适,双手尤剧,常发肿热,口干时苦,脘见嘈杂,寐浅梦多,小溲尚调,大便常结,舌黯红,苔薄润腻,脉弦、细、涩。
证属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郁久化热,气血痹阻。
治宜疏理气血,活血化瘀定痛。拟救偏汤加味:①春柴胡15克、川桂枝12克、枳实12克、细辛6克、赤白芍各15克、全蝎6克、豨莶草20克、生甘草6克、全当归12克、土鳖虫10克、制乳没各6克,生姜片,大枣10枚。
6剂,水煎服。②强骨丸,一次2粒,一天2次。汤方每剂服2天,日2次;4天后吃丸药2天,依次交替服用。
二诊:诸症悉缓,西药已停,自觉轻微疼痛,红肿未见,舌脉参前,拟前方去土鳖虫,加生麻黄6克、制附片10克、骨碎补20克、淫羊藿20克。6剂,余方继用,服如前法。四根本还是补气血、补肝肾
中医治疗关节炎是从补肝肾入手。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肝肾同源,筋骨相连。肾精盛,骨髓充,可供骨之营养使骨坚实;肝藏血,供给筋骨活动所需的血液使治屈伸灵活。女子中年以后肝肾精血逐渐虚弱,绝经以后肝肾功能更衰,筋骨失养。所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补气血、补肝肾!出诊~芊芝堂中医太原店(劲松北路店):
刘化芊每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出诊;
王美琴每周一出诊,主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
王永宏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出诊,主治颈、肩、腰、腿痛。
—、(刘化芊)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注明:
http://www.qwoao.com/ysbj/2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什么病,忌什么口这张表太齐全了,北京
- 下一篇文章: 秋季肛裂高发期应该怎么预防